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9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4/26 15:52:1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1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通典》记载:“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                      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
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                      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
2.“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值班的地方)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北魏均田制的提出者李世安认为,“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无)余地之盈”。可见,其推行均田制的出发点在于
    A.重新分配土地     B.打破旧田制     C.缓和社会矛盾    D.平均社会财富
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