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同步】高中政治人教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知能强化训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4/27 8:08:3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该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
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解析:选A。把实践看成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精神的活动,这就否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故答案选A。B、C、D三项材料体现不出,应舍去。
2012年4月25日,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和国立天文台的研究小组发表公报说,他们利用昴宿星团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原始星系团,这有助于了解宇宙的构成和星系进化过程。这表明(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选D。“利用昴宿星团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原始星系团”,说明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即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答案选D。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
①不打不相识 ②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②③与之相符,故答案选A。④体现事物发展具有规律性,与题干古诗哲学寓意不同。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