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字耕。这反映了当时( )
A.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B.牛耕技术备受推崇
C.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种植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2、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
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明清时期
4、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