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反映的 是
A.“大同社会”理想的表现 B.宗法观念的反映
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度的反映
2.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三代时期只有受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 ”成为秦朝以前风行的做官途径
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制等阶段
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郡县地方官员
3.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以下对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A.是指宋元商品经济的发达 B.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是指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 D.是指农村中雇佣关系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