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统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性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形成 B. 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C.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D. 分封制走向瓦解
2.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下列思想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是
A.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 “兼相爱,交相利”
C.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4.冯天瑜在《中华文明史》中讲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董仲舒以下学说中,与上述劣根性直接相关的是
A. “春秋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三纲五常” D. “天人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