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11年,甲、乙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为 100单位乙国货币兑换800单位甲国货币。此时,甲国生产的A商品出口到乙国,售价为lOO单位乙国货币。假设2012年,甲国生产 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甲国通货膨胀率为5%,且甲、乙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变为100单位乙国货币兑换600单位甲国货币。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2012年A 商品在乙国的售价是______单位乙国货币。
A.100 B.70 C. 140 D.75
13.2013年我国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①能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②能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③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④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③
14.面对农产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尽管政府公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较高,但公众对于农药残留与重金属超标仍然心里不踏实,“安全焦虑”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这说明
①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农业产业化程度亟待提高农业 ③诚实守信是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市场基础 ④国家市场监管不力,公众科学素养与权利观念与日俱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中国政府宣布将婴儿配方奶粉的进口关税从20%大幅下调至5%,并于今年5月1日 正式生效。在中国民众热衷购买国外安全奶制品而中国政府又降低婴儿配方奶粉关税的情况下,澳洲奶制品业成为对中国大陆商家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是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②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
③税收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④澳洲奶业投资增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