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学生体质普遍下降之深思
【背景链接】
体育,本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但在一些高中,却是可有可无的“配角”。重文化课成绩而轻体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体育之精神与孩子渐行渐远。关于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冰冷数字,更加剧着人们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
【解析】
我们认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构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
原因。
1.社会因素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随之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
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显着改善,在
物质生活富足、体力劳动减少的同时引发了人类共同面临
的健康问题。
人口压力较大,就业竞争激烈,视教育为考大学,视考大学为改变命运和生活的唯一出路,使多数年轻人忽视体质健康。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在这样的观念和社会现实里,学生体
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诱因已深深埋下。
2.教育因素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到2006年底,义务教育阶段“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较快,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9.8%;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
入人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加强质量评估与管理。但是,教育整体改革推进却举步维艰,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之下,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进缓慢,导致应试教育在实际中轰轰烈烈,越改越执着;整体上教学、考试、招生等人才培养环节不能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匹配,再加上教育经费在不断增长中仍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造成优
质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引发大家竞相争夺优质教育资源,择校而读,拼命而考,举全力考名校、名专业。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造就了校长、家长、学生惟考定终身,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根本无暇顾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