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打车之难
  【 背景链接】
背景链接】
  据调查,有79.7的%的网友反映所在的城市“打车难”。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有8.48%的人表示通常需等待半小时以上,45.29%的人表示打车需等待10-30分钟,只有占总体比例11.68%的人等出租车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
  “打车”之所以难,不只是因为出租车数量少,也不只是因为道路拥 堵,最让人恼火的是,明明车来了还拒载,或者要个高价——“不坐滚蛋”。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
堵,最让人恼火的是,明明车来了还拒载,或者要个高价——“不坐滚蛋”。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 12)》认为,这说明打车难的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12)》认为,这说明打车难的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标准表述】
  其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多元化都增 加了对出租车的需求。
加了对出租车的需求。
  其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不断加剧,为避免堵车影响收入,上下班高峰时段很多司机不愿意跑拥堵路段和主城区,导致市民在一些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附近很难打到出租车。
  其三,城市建设影响 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
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
  其四,同进出租车行业不规范,拒载行为屡屡发生。这也是导致打 车难的人为因素之一。
车难的人为因素之一。
  其五,监管部门无作为, 出租车公司无管理动力,民众无维权意识。
出租车公司无管理动力,民众无维权意识。
  
  对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
  首先,加强监督管理和 惩罚力度,优化出租车运营模式。要坚持优先发展公交战略,并调整出租车的运价结构。出租车的市场定位原本是为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城市应急人群出行服务的,通过价格杠杆分流一部分客源,把出租车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同时建立信息化的出租车调控系统并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拒载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打车难的问题。
惩罚力度,优化出租车运营模式。要坚持优先发展公交战略,并调整出租车的运价结构。出租车的市场定位原本是为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城市应急人群出行服务的,通过价格杠杆分流一部分客源,把出租车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同时建立信息化的出租车调控系统并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拒载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打车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