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法国沦陷后继续领导法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是( )
A.丘吉尔 B.张伯伦
C.贝当 D.戴高乐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法国沦陷后,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建立了流亡政府,继续领导法国人民的抵抗运动。
答案:D
2.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中欧帝国” B.迷惑苏联
C.孤立美国 D.迫使英国屈服
解析:解答此题,必须明确不列颠之战的背景。1940年5月,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他拒绝了希特勒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因而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计划,首先是大规模的空袭,旨在迫使英国屈服。
答案:D
3.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 )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丘吉尔是坚决反对绥靖政策的,他这段话明显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不满,并指出了这一政策必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他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故可排除③。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