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①③ B.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山东号称齐鲁之邦,其来源于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 D.鲁国分封早于齐国
3.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4.公元前3世纪末,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下列有关文中所提政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奠定了中国封建地方行政基本框架
C.我国古代地方实行县制的开端
D.彻底结束了中国封建割据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