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将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1.《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
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史书
2.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
3.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自然经济
C.造成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