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广东省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8)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843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3/7/7 16:54:2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顺德调研)1936年11月3日《大公报》报道:“段祺瑞昨在沪逝世,忧愤国事触发旧疾,沉疴中犹索阅报章”。段祺瑞“忧愤国事”是指(  )
A.袁世凯称帝        B. 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日本侵华
2.(2012•广州调研)《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  )
A.甲午中日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012•三水实验中学质检)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
A.领导抗争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决定了战争最后结局
4.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