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九中2012-2013年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8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A.“仁”和“仁政”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以法治国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3.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他学说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④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思想的附庸,其“仁政”被剔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密切相关,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