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共35小题,70分)
1.中国历代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海禁政策
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D.赵州桥
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4.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
A.黄河、长江流域 B.中西部地区 C.北京、西安等大城市 D.东南沿海地区
5.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茶等农产品的自给成分减少 B、小农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C、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小农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是相同的
6.下列选项中,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关税权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关税自主权仍在中国手中 B、中国关税税率在当时各国中是比较高的
C、中外货物在中国的税率相同 D、关税对中国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