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4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案【题库】:3-1-4 免疫调节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829 K
    上传用户西瓜西瓜花
  • 更新时间2013/8/8 21:49: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  )
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致敏T细胞 D.浆细胞
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抗体的仅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
答案 D
2.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
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
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
解析 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是利用外来药物对细菌的杀灭作用,不是机体本身的功能,不属于免疫范畴。
答案 C
3.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
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
解析 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球蛋白);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答案 D
4.淋巴因子在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淋巴因子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淋巴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C.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D.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时,记忆细胞会立即分泌大量的淋巴因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淋巴因子在免疫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效应T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淋巴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加强作用,A项错误;淋巴因子可促使B细胞转化为效应B(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促进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参与细胞免疫,B项正确;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故C项错误;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而不是记忆细胞,故D项错误。
答案 B
5.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解析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答案 A
6.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的过程,②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①和②过程都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的,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③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④为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⑤为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以上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答案 B
7.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
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
解析 “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存活,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用药物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获得“免疫赦免”。
答案 A
8.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
D.在上述效应T细胞的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解析 靶细胞死亡后,只是暴露出抗原;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
答案 C
9.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解析 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必不可缺。破坏骨髓后,甲组小鼠因缺乏造血干细胞而丧失特异性免疫,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因无骨髓而无B细胞,但可在胸腺中发育为T细胞,从而恢复细胞免疫。破坏胸腺后,乙组小鼠因缺乏T细胞而丧失特异性免疫能力,其本身可产生造血干细胞,故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对其免疫能力的恢复没有作用。
答案 A
10.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时,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C.过敏反应一般对组织细胞会造成损伤
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组织水肿
解析 当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促使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