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4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方案配套word版作业:第29讲 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增长方式(含详解)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浙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1926 K
    上传用户西瓜西瓜花
  • 更新时间2013/8/9 9:36: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增长方式
基础巩固
1.图K29-1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图K29-1
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绵羊数量达到K/2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
D.绵羊数量达到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2.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h 0 2 4 6 8 10 12 14 16
10 ℃下培养 10 10 13 15 16 17 18 19 20
20 ℃下培养 10 12 14 25 48 75 110 165 348
30 ℃下培养 10 25 55 80 100 115 120 125 125
A.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C.可以预计,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20 ℃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 ℃条件下大
D.实验结果表明,20 ℃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时(  )
A.种群增长约等于零
B.成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



能力提升
5.如图K29-2是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的划定样方,其中大黑点代表要调查的植物。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K29-2
A.图中共有四个样方
B.图中只有一个样方
C.按照左上计数原则,该样方内共有13株植物
D.样方法同样适合调查麻雀的种群密度
6.2012•盐城一模图K29-3中的实线表示某岛屿上鹿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K29-3
A.该环境中鹿群的K值始终恒定不变
B.c点时鹿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C.a点时的增长率小于d点时的增长率
D.cd段时间内可能有较多的捕食者
7.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K29-4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K29-4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逻辑斯谛型增长
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率最大
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庐山上全部的蝴蝶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④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比率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9.2012•温州模拟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如图K29-5所示。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K29-5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0.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研究种群“S”形增长曲线在鱼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
D.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11.如图K29-6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图K29-6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_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的影响。同时,种群数量还受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如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_______。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
12.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 4组实验,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试管号 A B C D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图K29-7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组、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