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2014届高三语文(福建版)第一轮课时作业:第7讲 文化经典阅读(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4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3/8/23 9:11: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一、文化经典阅读(6)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题目。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之雕琢玉哉?(《梁惠王下》)

〔注〕 工师: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璞玉:未雕琢加工过的玉。(yì):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孟子以木工为例,劝诫齐宣王不应该因自己的喜好而去评判木工的称职与否。

B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说的是一个人在小时学到了一种本领,长大后想好好地去运用它。

C姑舍女所学而从我表达了孟子以自己为中心,舍我其谁的气概。

D.孟子在文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强调统治者要发挥人才的特长,不能因统治者的武断而浪费人才。

2.文中用玉人治玉的道理说明了一种什么思想?(3)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