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精品推荐】2014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导学案:第3—4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问题导读单+过关检测+真题回放+随堂演练,18页)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4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9/3 11:27: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主备: 侯丙锋
审核:方朝霞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14
班级:
姓名(小组):

                  3—4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
      “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评价。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问 题 导 读 单
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原因: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2. 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人教)。产生职业商人和人造货币(岳麓)。
   3.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垄断。
   4. 春秋战国时期: ⑴市的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人民)⑵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如弦高、子贡、陶朱公范蠡、吕不韦等)。金属铸币大量出现(岳麓、大象)。
   5. 秦汉:初步发展
   ⑴ 原因: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统一局面的形成。③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⑤汉文帝一度将抑商政策改为宽商政策。
   ⑵ 商业的发展:①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②对外贸易发展。③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如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南阳)“五都”。
   ⑶ 秦汉以来,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人教)。原因: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
   6.南北朝:发展相对缓慢                   
   ⑴ 原因:社会动荡不安。
   ⑵ 表现: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