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学案: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0 K
    上传用户jiaoxue2013
  • 更新时间2013/9/9 20:56: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教学内容
1.课标要求及教材编写
本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第三课,对于本课,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如下要求: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联合国为依托,积极开展活跃的多边外交;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理论指导实践,因此,虽然课标没有列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但教科书还是列出了一目——外交政策的调整,作为中国新时 期外交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与其它两目——活跃的 多边外交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共同构成了本课的知识框架体系。活跃的多边外交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以联合国为依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巨大作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重点介绍了两个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
2.本课在专题教学(模块)中的地位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其成就。本课在专题教学中的 地位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前面两课内容的延续性学习,学生在知道、了解建国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对80年代以来对外关系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本课的作用还体现在,它与我们当前的现实政策联系最为密切,学好本节课有助于学生 理解我们当今的外交政策。
3.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种事务以及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表现及原因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教授的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上还是以知识的记忆和教师的讲解为主,不能深层次的分析纷杂复杂的活动背后的各种原因、因素,因此理解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和外交成就产生的重大影响成为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节课内容在初中几乎没有设计,而仅仅是以 时事政治的形式出现。而初中的教学实际中,往往把时事政治教学简化成了学生背诵、记忆的过程,学生很难对此有理性认识。
2.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
从学习习惯上讲,学生习惯于知识的记忆和教师的讲述,不能深入理解其中复杂的原因和意义;从思维方式上讲,学生学习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都有待提升。
3.学生的年龄特征
高一年级学生大都十六、七岁,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对新知识充满了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联合国为依托,积极开展活跃的多边外交;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本课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各种表现;了解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解读得出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依据,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了解——理解——见解”这一历史学习三部曲的方法;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使得学生认识到得出结论要从资料出发,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