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精品推荐】2014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导学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8页)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0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9/10 11:15:1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主备:田灵
审核:侯丙锋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21
班级:
姓名(小组):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 “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备考说明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 近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偶有材料题出现。在2014年的高考时将会保持稳定,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可能增加非选择题的考查;从内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仍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要重点关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诸多失误;正确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挫折;结合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其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教训;结合苏中两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分析二者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复习重点难点:
(1)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影响
(2)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问 题 导 读 单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农民的利益);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结果: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三次武装干涉,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6)评价:①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②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④时间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频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