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现了选贤任能
C.实行了分封制 D.强化了郡县制度
13.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14.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转型”的表现是
A.工业文明逐渐确立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15.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16.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17.“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8.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19.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