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卷
范围:必修一、二、三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下列所述与上述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① 《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② 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也,可知也。”③ 《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由此可见,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A. 官员选拔制度包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B. 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由中央掌握
C. 才学是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 D. 中央官员是从地方官员中选拔的
3. 史载:唐武宗时,一天夜里长安的东市失火,烧“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唐朝长安商业活动已突破“市”的限制 B. 唐朝长安商业活动已出现“行会”组织
C. 唐朝长安“夜市”经营已不受时间约束 D. 唐朝长安商业活动兴盛但仍受地域制约
4. “(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 古代官办手工作坊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 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5. 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个故事主要反映了
A. 孔子非常重视“仁”并付之实践 B. 孔子重“礼”的思想
C. 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 D. 马棚的价值不大
6. 著名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种种不利因素”包含 ① 政治体制 ② 科技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藩篱(或没有形成近代科技) ③ 理学的束缚 ④ 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