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 古文翻译
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树,种植,名词用作动词。衣:穿。(2)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兴办。申:反复陈述。孝: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以孝悌之义”后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略句,补齐,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行走)矣”。(3)然而:然,这样;而,却。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即统一天下。未之有:宾语前置句式,即“未有之”。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