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9/27 17:09: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概念阐述
【学习目标】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模块】

和谐思想
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民本思想只属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儒家的“仁政”思想符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该“制天命而用之”,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学什么?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确立。
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在阶级关系上,     阶 层的活跃和受重 用。
在思想文化上,           的兴起。
“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2)表 现:众多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诸子百家);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
(争鸣);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①第一次         运动
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                 的基础
③对后世封建王朝治国理念的形成有巨大影
④促进中华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确立
怎么学?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