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我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曲阜当地的风俗,孔氏的后裔要到其家族墓地——孔林扫墓,拜祭祖先 。每年还有不少海内外游客,专程在清明节时到孔林拜祭孔子。与这一主题密切相关的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袭制
解析 清明祭祖是宗法制的体现,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C
2.(原创题)“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 占领地区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这反映出 ( )。
A.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C.诸侯争霸格局的形成
D.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初的分封制,对照选项分析,A项是指夏朝建立;C项符合春秋时期的状况;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选B项。
答案 B
3.(改编题)史学家张荫麟说:“在一个王室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 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依据史实判断这样的社会实行 ( )。
A.小国寡民的民主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元老执政的共和体制
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封君”,说明是与分封制有关。“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说明他们在自己的封国内权力较大。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