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禹死后,儿子启夺得了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很多史学家对此加以肯定,最主要的依据是
A.王位继承有了固定方法,有利社会稳定 B.“公天下”代替“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C.这种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产物 D.嫡长子继承制体现了较明显的理性成分
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3.《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神权与王权结合
4.读下图,在对全国的有效管理方面,图二较图一出现的主要变化是
①对全国藏族聚居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②对地方的管理出现本质变化
③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官员要受中央监督 ④对东南海域的联系和管理加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