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省合肥七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考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1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10/15 16:38:0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依据材料所述现象,当时实行的制度有①封建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郡县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2.《孟子·万章》中记载西周的封区“……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之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西周时期做出这种规定的根本依据是:
A.爵位的高低       B.功劳的大小
C.王畿距离的远近   D.血缘关系的亲疏
3.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有利于①维护社会稳定②保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③维护嫡长子继承制④监督周王的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秦庄襄王名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秦汉之际的策士荆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荆通。这些事情反映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对这段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计”指的是推恩令
B.主父偃认为,晁错用强制的办法解决问题不可取
C.“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实际是一种肢解诸侯的方法
D.这段材料是针对诸侯王位继承问题而提出的解决之道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