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
2. 《汉书•文翁传》:“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史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上述材料表明
①汉景帝时开始在蜀设郡
②文翁从教育入手,来改变蜀郡落后状况
③汉代蜀郡创立选官的新型制度
④中央政府推广文翁管理"官学"的经验发展教育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 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 B.国家不再收回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世田
C.法令意在缓和古代土地兼并现象
D.该法令造成了地权与劳动者分离
4. 右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B. 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C.天然植被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D. 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