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四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3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10/24 9:05: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札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3.《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赛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
   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
   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