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7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10/24 10:23:3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中国古代史上,中国主流思想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据此回答1-8题。
1、面对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不同派别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家主张“仁政”                              B.法家主张奖励耕种,实施严刑峻法
C. 墨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实践精神           D.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 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 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 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
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                  
     A.有利于结束兼并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B.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
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据此回答5-8题。
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政” 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仁政思想    B. 民本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