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仲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荀况说:“事无礼则
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古代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是
A.以礼人法、司法独立、礼法治国 B.法律无上、有限君权、法权平等
C.法源于君、以礼人法、礼刑结合 D.尚礼重法、敬德保民、人性教化
2.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3.唐开元末,刘秩评隋唐科举制时说:隋朝罢中正,举选不依赖乡曲(古代居民组织),故乡里无豪族,乡村无世族,(士)人不在定居不迁,聚集到京畿,……人弱而愚(孤僻)。”这表明隋唐时期
A.人事制度变革是根除世族势力的关键 B.废除九品中正制有效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科举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士族势力 D.科举制使乡村世族势力开始分化
4.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言论阐明了
A.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
C.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5. 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
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