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 、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的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矛盾双方不断转化
2.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④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民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天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