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初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解析:C 由示意图可以看出,在此时期与我国建交国家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欧,结合此时期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说明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关系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2.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
解析:B 从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即“朝鲜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日内瓦会议是讨论朝鲜半岛和平问题的,故答案为B。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12武汉检测)菲律宾前外交部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万隆会议
C.1949年政协会议 D.重庆谈判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为“菲律宾”“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联系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选择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