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坛”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
A、“天与人不相胜”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应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3、《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5、恩格斯称赞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都是非常革命的”,这是因为他们( )
①反对封建特权 ②反对专制王权 ③主张实行法治 ④倡导人文主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
A、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B、都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C、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D、在运动过程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
7、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