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
A.“有教无类” B.“举一反三”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2.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3.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思想?( )
A.民本思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天人感应”
5.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民为贵”、“君为轻”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6.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 D.无等级名分差别
7. 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