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2.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3.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
|
“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
|
B
|
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
|
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
C
|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
|
D
|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
《天王送子图》(局部)描绘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牟尼(佛祖)谒神的情形
|
4.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B.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
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D.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5.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
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
③是文人画的代表作品
④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