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语文:苏教版必修2 专题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 讲解与例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苏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804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1/24 10:41:2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最后的常春藤叶
1.能够理解并说出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深 刻内涵,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习贝尔曼“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奉献精神,并能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3.体会欧·亨利突转的艺术构思的巧妙,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习作训练。
1.连线作者
欧·亨利(1862—1910)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生创作了300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名篇有《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2.探寻背景
欧·亨利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混迹于小客栈、公寓、公园、小酒馆、贫民窟及下等剧院等地,贫困的生活使他对社会底层人寄予无限的同情和关心。他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描写,爱憎分明,对失意落魄的小人物深表同情,用含泪的微笑嘲讽资本主义社会。1907年,欧·亨利创作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以那些贫困的、并不出名甚至是郁郁不得志的艺术家为描写对象的。透过故事情节,读者体味到的不仅是对生命和人性的礼赞,还有对贫困和注定一生不能真正艺术起来的“艺术工作者”们的怜悯和鼓励。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      墩墩(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