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荀子》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位于今山东境内的主要诸侯国是
A.燕国、齐国 B.宋国、鲁国 C. 晋国、楚国 D.齐国、鲁国
3.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置枢密院 C.实行一省制 D.设立军机处
4.假如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妇女3.2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16.8万人 B.4.5万人 C.7.5万人 D.7.7万人
5.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 B.理性 C.宗教 D.法律
6.《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对《民法大全》的编纂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屋大维 D.查士丁尼
7.《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维护平民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8.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主要是指第三共和国
A. 仅以一票赢得 B. 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9.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犯下了反人类文明的滔天罪行。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10.下列宪法中,最突出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5年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