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均以德,德均以卜。”这段材料说明 ( )
A.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 B.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主要依据
C.占卜是确立继承人的重要手段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2. 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
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人民负担 C.分割宰相权力 D.防止吏治腐败
3.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 (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4.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佛教《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 )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5.“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 )
A.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B.《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不高
C.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D.应该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6.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