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
A. 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 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 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祭祀)受宗法力量支配
D. 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3.《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 )
A. 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 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 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御街
D. 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4.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 )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5.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