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通史》评论说:“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导致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民主制、元首制                         B.宗法制、分封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皇帝制、中央集权制
2.春秋政治家管仲说:“利出于一孔(源于铜钱的小孔,后喻为途径)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半)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管仲
    A.意识到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B.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C.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D.认为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3.打破“官有封建”,从而确立起“官无封建”的制度设计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         D.郡县制
4.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 唐末 |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A.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B.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5.某一个朝代地方上出现洪灾,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下令工部全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同时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有关官员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情况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6.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②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④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