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6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7 11:47: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3.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5.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马基雅维利的功绩在于首次摈弃了传统的宗教道德观,从‘人性恶’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一套功利主义的国家理论。”马基雅维利的这一认识基点与中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基本一致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6.北宋理学家邵雍曾发出这样的赞叹: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邵雍的赞叹源于当时
A.国家的大一统              B.经济文化的繁荣   
C.民族关系的融洽           D.思想的自由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