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九次周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7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7 16:07: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3·浙江名校联考)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2.(2013•浙江名校联考)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3.(2013•长沙雅礼中学模拟)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4.(2013·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期中)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5.(2013•河北省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
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
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6.(2013•湖南五市十校高三一联)“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