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中期王室衰微
C.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D.两汉时期郡国并行
2.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3.《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4.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此战中,日本海军是早有预谋,而我军是仓促迎战。尽管如此,在北洋舰队全舰官兵的视死拼搏下,战事持续五个多小时,最后以日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特别是“经远”舰在受伤后仍然向敌舰开炮,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此舰的管带是
A.邓世昌 B.刘步蟾 C.叶祖珪 D. 林永升
5.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6.“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