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高考历史小题强化练习:第15练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一国两制”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8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17 15:30:4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06年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写道: “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文中“浩劫”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的恶化和紧张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党的指导思想严重失误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1.C本题考查“文革”发生的原因。这场“浩劫”的主要原因是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即党的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故C项正确。
2.1967年1月,北京市大街小巷贴满了声讨陶铸的大字报:“陶铸是最大的保皇派”“揪出没有刘邓的刘邓路线代理人陶铸”。对这一情境评述正确的是( )
 A.防止了资本主义的复辟 B.维护了党的纯洁性
 C.找到了中国的建设道路 D.打击迫害了老干部
2.D本题考查“文革”的影响。A、B、C项都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只有D项正确。
3.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3.D本题考查“文革”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摧残。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及口号的特征说明此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当时的民主政治与法制横遭践踏。
4.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就是网上交流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