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有关女子抗战的电视剧热播,如《女子炸弹部队》《女子别动队》《战火四千金》等,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的热血激情。这些电视剧主要反映了当时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1.B结合抗战时期可知,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些电视剧主要反映了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2.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后
2.C本题考查生活习俗的变迁。从材料可以看出,跪拜礼已经被取消,这是民国时期出现的新现象。
3.服饰是社会变迁的特殊载体,对下表理解最准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50年服装发展简表
时间
|
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
|
主要服装
|
特点变化
|
温馨的50年代
|
蓝、灰、黑、土布
|
列宁装、布拉吉
|
|
革命的60年代
|
绿、卡其布
|
军装
|
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
|
初醒的70年代
|
颜色搭配有对比,棉布、条绒
|
军装
喇叭裤开始流行
|
开放后的80年代
|
多种颜色搭配,
多种布料
|
旗袍、西装、
两用衫、裙子
|
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
|
五彩缤纷的90年代
|
颜色可以任意搭配,
各种高档服装面料
|
服装种类繁多
|
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的衣着消费
|
A.政治变革对服饰没有明显影响
B.经济发展是服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服饰变化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
D.服饰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