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高考历史小题强化练习:第39练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1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2/17 15:38:4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至明清之时已有民主启蒙色彩。下列最能体现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D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A、B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C为西汉时期的思想。
2.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D三人是明末清初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特别是黄宗羲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3.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 “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此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A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他强烈批评道学家的虚伪。
4.李贽自称“异端”,对封建正统思想关于李贽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与道学家的思想相同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是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