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北省枣强县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83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2/20 10:40:4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
2.《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4.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5.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6.以下属于古代中国加强皇权,限制相权的措施有(   )
①汉设内朝牵制外朝 ②唐代中央设三省六部 ③宋增设“参知政事”④元朝设行省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