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金榜专区 >> 历史金榜专区
高中历史编辑
【下学期备课】检测·课时达标 1.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4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金榜专区
    资源子类精练精析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8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3/1 10:05: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2·西安高一检测)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种植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经济的出现
2.(2012·海南学业水平测试)中国民间每逢春节都要贴年画(如图)、道“吉祥”。这种习俗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小农经济                  B.商业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殖民经济
3.(2012·阜阳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B.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C.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D.春秋战国时期水利设施的修建和完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4.《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亩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5.下列两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6.(2012·山东学业水平测试)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   )
A.小农经济                  B.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                  D.重男轻女
7.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