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83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3/4 22:49:2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这一时间段分为五更,其中“三更”大致对应于地支时法的北京时间的
A.丑时 1∶00—3∶00∶ B. 亥时 21∶00—23∶00
C.子时23∶00—1∶00 D.卯时 5∶00—7∶ 00
2.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后,“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用语、成语典故中都可以看出三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下词语与“六根清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一刹那”属于相同类型的是
A.哀莫大于心死 B.天花乱坠 C.化腐朽为神奇 D.设身处地
3.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4.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C.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6.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陈独秀、胡适 C.孙中山、章太炎 D.康有为、梁启超
8.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